北方有暖气,南方有“冷气”!广深已启用|南都新知
而过去的2023年
广东发生不少大事
广交会、深圳文博会接连登场
背后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故事……
广东还积极探索新政策、新技术
广东率先推行生态葬,多地有奖励措施
广深积极探索“集中供冷”
和南都君一起回顾⬇️
深读
高温退退退!
广州深圳在探索的“集中供冷”到底是什么
“集中供冷”到底是怎么回事?
“集中供冷”的原理与北方冬季的“集中供暖”一致,都是通过调节水的温度以及管道输送,来制冷或制热。不像我们家用空调,用制冷剂氟利昂靠输电来进行内外热传递,既耗电,又耗能。
目前,国际上主流的“集中供冷”是“冰蓄冷”技术。整个供冷系统类似人体的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。
冷站(蓄冰池)是“心脏”,在夜间低谷电价的时候,通过电力制冷设备将冷水制冰;冷水输送管是“动脉”,白天高温水进入“心脏”融冰供冷,通过“动脉”源源不断将2℃冷冻水输往各用户终端,由用户端口的中央空调系统将冷水化为冷气送达不同空间;空调回水管是“静脉”,它将11℃-12℃已送出的水回流至“心脏”,循环制冰。
简单归纳一下:“集中供冷”的运作机制类似于一个“水”做的“中央空调”,通过管道输送冷气,让室内温度恒定在26℃左右。
我国哪些地方开展了“集中供冷”?
“集中供冷”其实并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。早在2000年,我国就印发了《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》,鼓励各地区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供冷,扩大夏季制冷负荷,提高全年运行效率。自此,中国城市步入了建设区域供冷系统的探索。
2004年,广州大学城“开城”,即启用“区域集中供冷”,让首批入驻的师生们享受夏日清凉。该项目总投资达8.5亿元,供冷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,是当时全球供冷量最大的区域供冷项目之一。
2008年7月,珠江新城一期冷站及配套工程开工,成为广州第二个集中供冷工程。CBD制冷“心脏”在猎德,“动脉”“静脉”不仅连通着广州图书馆、广州大剧院、海心沙亚运场馆等珠江新城核心区一批大型公共建筑及商业项目,还伴随APM线穿越珠江,直抵广州塔一带。
2022年7月,深圳前海5号冷站“集中监控和展示中心”宣布正式启用。前海5号冷站是前海区域集中供冷系统的中心站,也是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片区的首个冷站,目前已为前海嘉里中心、前海中集国际中心等10余家建筑综合体集中供冷。
除了广州、深圳,国内还有济南、武汉等城市都在探索“集中供冷”。
“集中供冷”有哪些优点?
“集中供冷”的优点不少。
我国电费大都采用分阶段收费,晚上低谷,白天高峰。“集中供冷”抓住了这个特点,夜间利用富余电力制冰,白天则用夜晚刚储存的冰提供制冷服务,实现了用电的“移峰填谷”。这样既省电又省钱,有效降低了电力系统负荷,成为了破解电力增量难题的重要抓手。
以深圳前海卓越金融中心为例,写字楼的集中用冷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,按照接入费每平方米135元和使用费每千瓦时0.56元计算,用户初始投资(支付接入费)共1711万元,与自建相比节省了一半以上;每年用冷费约1363万元,可节省约38万元。
此外,在节能减排方面,“集中供冷”也可圈可点。据统计,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,广州城投大学城区域集中供冷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.4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万吨,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0吨,相当于2600亩森林的碳汇能力。
再加上推广“集中供冷”的都是建筑密集、容积率高、人员集中的区域,如果每栋建筑都独立供冷,会造成电、水、土地资源和资金投入的浪费,同时还会带来附加的噪声、振动和羽状水雾等污染,片区空气温度上升,形成热岛效应。
但使用集中供冷后,就可以缓解这些地区此前大量安装空调带来的热岛效应。以珠江新城为例,作为供冷“心脏”的冷站散热系统对着珠江,产生的热风被江风一吹便散,区域温度预计可比单独制冷降低2℃-3℃,“热岛”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凉了。
为什么没有大面积推广?
“集中供冷”优点这么多,为什么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却很少听说,也没有在城市大面积推广?
一是社会公众认知不足。
与“集中供暖”相比,“集中供冷”在我国整体还属于一项新鲜事物,且运营主体前期投资大、投资回报周期长。以太原市为例,2014年,太原供冷项目由于道路改造与热源电厂的拆除,不得不面临暂停的厄运。在运行的十多年时间里,太原实际的供冷面积不到5万平方米,使用集中供冷的单位,也仅有太原火车站、太原市公安局、美特好超市(五一店)3家单位。
当时,该项目负责人称,由于社会公众认识不到位,造成集中供冷项目难推广,过低的使用率让制冷设备“名存实亡”,使得该项目运行15年也仅能够维持成本。
二是“能效账”≠“经济账”
据业内专家介绍,“集中供冷”是个复杂工程,而制约这种“冷资源”的最大瓶颈是“规模经济”因素:用的人越多就越便宜,越少就越贵,容积率在3.5以上的项目或可考虑。但人又多又集中的地方并没有那么多,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,“集中供冷”根本划不来,自然无法大范围推广。即使是在广州珠江新城的商户,考虑到较高成本,在接驳“集中供冷”系统之外,也自建了中央空调系统。
面对现状,专家建议,“集中供冷”必须规划先行,作为公共产品,需要政府特许经营。在新区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同步规划“集中供冷”,将冷站设备、冷却塔、供冷管道等与产业规划、建筑规划、市政规划匹配设计,同步建设降低建设成本,以便在投入使用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。
此外,各地应根据供冷需求、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,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,出台扶持政策,积极引导冷站周边楼宇业主选择使用“集中供冷”功能,提高运营商的持续经营能力,规范行业有序发展。
“集中供冷”能否进入寻常百姓家?
“集中供冷”目前并未走入普通居民家中,这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样的。
第一大阻力:居民。
“集中供冷”面临的首要问题,在于人们的认知度。现阶段,我国冬季供热取暖属于“温饱型”的刚性需求,夏季供冷则属“享受型”的软性消费,对于很多用户而言,供冷是一种生活质量的改善而非保障性因素,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为此买单。而且居民用户用冷态度不一——要不要开?什么时候开?开多少度?这些都与无须调节的集中供暖不同,“集中供冷”一般不好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。同时,用户数量、入住率、使用时间等都是影响“集中供冷”进入居民区的重要因素。
第二大阻力:成本。
对于已建成建筑,二次改建的高费用高成本是“劝退”大部分用户的第二个因素。“集中供冷”即改变原有制冷系统,免不了要改造制冷管道,增减管线、墙体穿洞等施工,现在居民家中多数都装修过,重新铺设管线会对居民家中原有的装修造成损坏。再加上由于管道设施指标要求很高,造成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花费并不低。“对于已经完成装修,并购置好空调的住宅用户,很少愿意再额外支付供冷费。”
据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报道,重庆亿众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小龙称,在部分南方已推广集中供冷的小区,每月供冷费在700元左右,“略高于空调费。”
第三大阻力:投资。
“南方其实早就有不少‘集中供冷’项目,为何缺乏宣传?因为严格来说没有一个真正挣钱的。”吴小龙分析道。
因此,对于投资方而言,如何算好“经济账”成为一大难题。“集中供冷”虽然属于民生工程,但如何将其做成一个完整的、具有可复制性的盈利项目,才是“集中供冷”能否大面积推广的关键因素。
南方都市报(nddaily)、N视频出品
“南都新知”新春AI版
策划:戎明昌 刘江涛
执行策划:王佳
统筹:李湘莹 胡群芳
执行统筹:张楚男 刘兰兰
微信编辑:杨晨欢
海报设计:刘妍妍
新知编辑:刘兰兰 许乐 杨赠玉 黄薇 龙飞 杜银龙
新知设计:张博 蔡沐晗 原毅 林泳希 刘妍妍 严丽萍 尹洁琳 罗锐 高爽 李毅然 刘寅杉 何欣 欧阳静 陈婷
本期深读整合:刘兰兰 实习生 杨楠
本期深读资料来源:新华社、中国新闻周刊、央视新闻、羊城晚报、科技日报等
春节福利,戳链接领取 ↓↓
南都红包封面
点个大拇指 ↓↓